白纱帽[编辑]
白纱帽,即白纱高屋帽,是汉服首服中高屋帽的一类,流行于东晋至唐代。相对于官员士庶可服的乌纱高屋帽,白纱帽为天子、皇家亲贵使用,多用于宴会和私人场合。[1][2][3]由于南朝时白纱帽为皇室专用之首服,因此戴上白纱帽意味着登上帝位,犹如后世的黄袍加身,明朝于慎行《榖山笔尘》就记载刘宋废帝刘子业被弑,诸王到秘书省见湘东王刘彧,由于事出突然,刘彧赤脚走到西堂,头戴乌帽。建安王刘休仁就把白纱帽戴在刘彧头上,拥立他为帝。刘宋后废帝刘昱被王敬则斩首后,王敬则欲自立为帝,就戴上白纱帽[4]。
刘宋、南齐时皇太子在上省时帽以乌纱,但在永福省时例外,服以白纱帽[3];在皇帝面前戴乌帽,在东宫则戴白纱帽[1]。
参考资料[编辑]
- ^ 跳转至: 1.0 1.1 《隋书. 礼节志》:“ 宋齐之间,天子宴私,著高白帽,士庶以鸟,其制不定。”
- ^ 《新唐书·车服志》:天子的"白纱帽者,视朝、听讼、 宴见宾客之也。"
- ^ 跳转至: 3.0 3.1 《隋志》:宋、齐之间,天子宴私,着白高帽;士庶以乌;太子在上省则帽以乌纱,在永福省则白纱。
- ^ 明于慎行《榖山筆塵》:「六朝士庶烏帽,惟人主宴居着白紗帽。南宋廢帝既弒,諸王就秘書省見湘東王,於時事起倉猝,王失履,跣至西堂,猶着烏帽。建安王休仁呼主衣,以白帽帶之,即黄袍加身之意也。王敬則弒蒼梧王,手取白紗帽加道成首。當時白紗名高頂帽,皇太子在上前則烏紗,在東宫則白紗,蓋惟天子得冠之耳。隋文帝即位,改服紗帽黄袍。解曰:紗帽,烏紗帽也,江南人主多服白紗帽,文帝乃用烏耳。古人庶人服黄,至是人主及百官服之,至唐時惟人主黄袍,百官亦不敢服矣。」. [2013-11-04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-09-23).